坚持共同的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促进全体人民在思想上精神上紧紧团结在一起的显著优势
《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19年10月3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通过),《人民日报》2019年11月06日
“革命理想高于天”。2015年2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第四届全国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代表,并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同心同德迈向前进,必须有共同的理想信念作支撑。”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理想信念是人们心中的灯塔,引领共产党人一往无前的政治方向,也是保证共产党人屹立于世的政治根基。
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国家的重要稳定器。2014年2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加快构建充分反映中国特色、民族特性、时代特征的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人们内心的自觉,是精神之钙、民族之魂、梦想之舵。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2013年12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研究进行第十二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强调:“坚持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坚持社会主义道德观,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基础上,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努力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引导人们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让13亿人的每一分子都成为传播中华美德、中华文化的主体。”道德观念是人们心中的底线,只有每个人有意识地提高自身的德行操守,对自己的良心尽责、对他人的权利尽责、对社会的发展尽责,整个国家的道德风尚才能提升,我们生活的世界才能更加和谐美丽。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为增进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统一提供了坚实思想基础。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坚持马克思主义就是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为共同的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打下思想基础。
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广泛凝聚人民精神力量,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深厚支撑。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民族精神力量的不断增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团结是铁,团结是钢,团结就是力量。”团结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战胜前进道路上一切风险挑战、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的重要保证。“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团结精神的人民”。中华文明是世界所有文明中唯一没有中断、连续5000多年发展至今的文明,正是因为我们形成了伟大团结精神在内的伟大民族精神。在这种精神的维系下,我们自强不息、团结奋斗,书写了保卫祖国、抵御外侮的壮丽史诗,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
疫情发生以来,核心价值观就是支撑和激励我们不断前进的精神力量。全国各族人民风雨同舟、和衷共济,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广为弘扬,涌现出大批英雄模范,铸就起团结一心、众志成城的强大精神防线,充分展示了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意义,充分展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强大力量。用一个多月的时间初步遏制了疫情蔓延势头,用两个月左右的时间将本土每日新增病例控制在个位数以内,用3个月左右的时间取得了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的决定性成果,创造了人类与传染病斗争史上的奇迹,彰显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富强”价值观;调集全国最优秀的医生、最先进的设备、最急需的资源,全力以赴投入疫病救治,救治费用全部由国家承担,最大程度提高了检测率、治愈率,最大程度降低了感染率、病亡率,彰显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价值观;全国各级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充分发挥示范带头作用,义无反顾地“逆行”在抗击疫情前线,不惧危险,坚守岗位,或做宣传疫情防控知识的宣传人,或做捐资捐物的爱心人,或做守望互助的暖心人,传递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好人力量”,彰显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价值观;坚持全国一盘棋,动员全社会力量、调动各方面资源,迅速形成了抗击疫情强大合力,彰显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价值观;广大群众自发自愿安心居家隔离,有效切断了疫情蔓延的势头,彰显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由”价值观;“全国一盘棋”的疫情依法防控治理布局,体现了坚持法治平等的原则,保障疫情防控权利义务面前人人平等,彰显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平等”价值观;也实现了疫情防控的公平价值,彰显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价值观;各级政府强调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疫情防控工作,从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各环节发力,全面提高依法防控、依法治理能力,努力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彰显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价值观;全国动员、全民参与,联防联控、群防群治,构筑起最严密的防控体系,全国各族人民都以不同方式积极参与了这场疫情防控斗争,凝聚起坚不可摧的强大力量,彰显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爱国”价值观;无数人坚守岗位、默默奉献,舍小家为大家,彰显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敬业”价值观;个人诚信不瞒报,企业诚信不扰乱市场秩序、守法经营,部门诚信信息公开透明,回应清晰迅速,彰显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诚信”价值观;全国人民同舟共济、守望相助,融汇成了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的磅礴力量,彰显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
中华民族每当遇到风险挑战,总是能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形成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的同心圆。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把全体中国人民在思想上精神上紧紧地团结在一起,在疫情防控中,海外侨胞、医护人员、公安干警、人民子弟兵、基层党员干部、社区志愿者、环卫工人、快递小哥等一个个平凡而又不平凡的人,用生命呵护生命,抢筑保护人民生命健康的防护墙,他们的感人事迹感染了越来越多的人,激发出民族担当,荡涤着中国精神,推动着无数中华儿女前赴后继、逆向而行。
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必须坚定文化自信,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我们要坚持和完善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制度,巩固全体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我们要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健全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工作体系,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为共同的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打下思想基础。我们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把筑牢理想信念作为思想建设的战略任务,让理想信念的明灯永远在全国各族人民心中闪亮,确保党员干部始终保持头脑清醒、认准方向、砥砺前行。我们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抓好精神激励、抓活典型引路、抓住重点人群,形成更多亮点,打造特色品牌。我们要加强道德建设,将社会主义道德观念和道德规范贯穿于社会生活方方面面,引导人们注重品德修养,纯洁生活圈、净化娱乐圈、控制交往圈,守住道德底线、不碰法纪红线,用高雅生活情趣育人品、立德行、促廉洁。
中华民族是具有顽强生命力和非凡创造力的民族,我们要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精神力量。